

家居行業強震。11月6日顧家家居發布公告,控股股東顧家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TBHomeLimited與盈峰集團有限公司和/或其控制的主體(均非上市主體)正在籌劃有關公司的股權轉讓事宜,該事宜可能涉及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變更。而股票也因此停牌兩天。11月7日顧家再發公告,公司 A 股股票 2023年11月8日(星期三)繼續停牌,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三個交易日。

這宣告著家具巨頭顧家家居或將要易主。顧家為何在此時轉讓控股權給美的系?顧家與美的系的強強聯合,將會給家居行業帶來哪些影響?
盈峰集團由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獨子何劍鋒創建于1994年,何劍鋒目前持有公司約88%的股份。最初,公司從OEM起步,逐漸涉及家電制造及流通領域。目前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多元化產業集團,以持 “投資+產業”雙輪驅動的商業模式見長,旗下管理有約31家創業投資基金,13家對外投資基金。
天眼查數據顯示,何劍鋒實際控制企業多達316家。其中還有兩家上市公司,分別為盈峰環境和百納千成。目前,盈峰環境已成長為環衛裝備龍頭,環衛核心產品市場占有率超65%,銷售額連續19年穩居國內行業第一。截至三季度末,盈峰集團及其控制下的寧波盈峰、何劍鋒三位股東累計持有盈峰環境45.33%股權,按最新股價測算市值約70億元;盈峰集團及何劍鋒累計持有百納千成31.1%股份,按最新股價測算市值超25億元。
另外,盈峰集團還布局了新能源、芯片半導體、AI、高端裝備制造等重要領域,其中不乏商湯科技、云鯨智能、酷哇機器人、粵芯半導體等明星項目,還投資了云知聲、云鯨智能等AI領域的獨角獸。同時涉足金融產業,除了在私募股權領域的盈峰資本及盈峰投資外,還是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并列第一大股東之一,是廣東民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起人。
目前盈峰集團旗下業務版圖涉及環境、文化、投資、科技、消費五大領域。2021年,盈峰集團營收規模近200億元。從營收規模來看,盈峰集團與顧家相當。
2020-2022年顧家分別實現營收126.66億、183.42億、180.1億,凈利潤分別為8.45億、16.64億、18.12億,顧家停牌前市值為302億元。截至三季度末,顧江生控制下的顧家集團持有上市公司2.75億股股份,占總股本的33.48%,其中部分股份存放于2021年非公開發行可交債質押專戶中;其一致行動人TB Home Limited持股比例為13.97%,受顧江生父母顧玉華、王火仙控制。兩位股東累計持股比例為47.45%。按最新股價36.78元/股測算,顧江生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股份市值已超140億元。

此前,建發股份以62.86億元收購紅星美凱龍29.95%的股份。目前,顧家的股權轉讓方案尚未出爐,但若僅以股權轉讓形式實現控制權變更,盈峰集團在交易后持股比例需高于顧江生。據此測算,何劍鋒需要支付的對價大概率超70億元。
盈峰集團與美的有千絲萬縷的關系,而顧家多名高管出自美的。顧家家居現任總裁李東來此前歷任美的集團空調事業部總裁,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等;副總裁歐亞非之前是美的制冷家電集團區域銷售公司總經理,副總裁李云海曾是美的集團冰箱事業部總裁助理,整裝業務經營部總經理楊興國也是美的系出身。
盈峰集團控股顧家,不僅需要巨大的資金量,也將帶來組織結構和業務的重大變化,美的系為何控股顧家?
2020-2022年,美的集團分別實現營收2842.21億、3412.33億、3439.18億,凈利潤分別為272.23億、285.74億、295.54億,美的集團對家居企業來說是真正的巨無霸。但美的近年來增速趨緩、利潤下滑也是不可忽略的事實。另外,大家居和整裝模式下家居消費入口前置,為家電產品的銷售帶來了一定壓力,美的需要尋求增長突破口。而海爾選擇了創立智慧家庭場景品牌三翼鳥,介入家裝業務,掌控流量入口。

顧家作為軟體家居龍頭企業,近年來積極推進多品牌、全品類、全渠道布局。目前旗下擁有衣柜、櫥柜、沙發、軟床、床墊等9大品類,推出“顧家星選”布局整裝渠道。同時顧家外銷占比高達四成,其中美國為重要市場,海外建廠計劃也從越南擴展到墨西哥。也就是說顧家也具備全球化發展的基礎,能夠和美的的海外業務融合。
若美的集團與顧家聯合,把家具、家電、智能家居等產品融合到一起,并在渠道上進行深度結合,將創造泛家居行業新的巨無霸發展模式,提高產業集中度。對美的和顧家而言都將打開發展新格局。
2023年前有建發股份控股紅星美凱龍、貝殼收購愛空間,現有盈峰集團控股顧家家居,資本對泛家居行業的重構或將掀起滔天巨浪,加速改寫行業格局。盈峰集團并購顧家事件后續進展,以及將給家居家電行業帶來哪些具體影響,我們將持續關注。